#弘法影音 #弘法DVD #寬謙法師

2002 年,是寬謙法師第一次電視弘法,初以錄製於高雄佛青會的《八識規矩頌》,其後陸續錄製佛學課程弘法經論,多年來未曾間斷。在類別上,分為學佛次第、般若系列、唯識系列、真常系列,依此不但能建立佛法學習基礎,深入法性空慧,從而追本溯源,直達佛陀本懷,更是修行的指南。
 

請購方式

亞洲佛教藝術營

項目內容介紹相關連結
2022 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2022年第24屆承續去年的課題,規劃印度佛塔、西域壁畫、中國石窟寺、韓國掛佛及中國佛教造像等多元相關的主題,依三天的研習活動,分作佛塔、掛佛與華嚴造像(第一天),中土佛教造像與史論(第二天),佛教造像的再創與未來(第三天)等三天的研習課程。點擊觀看影片
2017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宋元佛教藝術在唐代的基礎下,逐漸走向世俗化的發展,與儒道交相融合,呈現純然中國的風格,形塑出今日感到熟悉親切的傳統造像樣貌。今年適逢第二十屆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特地邀請大陸學者,首度在台灣公開山西省高平開化寺的完整宋代佛教壁畫藝術圖像,當中描繪經變、本生等豐富的圖像內容,提供我們對宋代佛教藝術與繪畫史的嶄新認識。 點擊觀看影片
2015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宋代是中國文化在上古文化以及外來文化激盪下,所沉澱出具有濃厚「中國風味」的年代,也是華夏文化最為精緻內斂的時代。佛教文化更加深入民間,造像充滿著溫婉的人間氣息。宋朝政治經濟逐漸在南方生根,2015年「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以南方充滿獨特區域特色的四川地區為中心,邀請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帶領學員一探宋代佛教藝術之秘。點擊觀看影片
2014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南北朝的佛教藝術是佛教藝術在中土積澱並發揚光大的第一個時期,也是佛教藝術史上最炫爛的時代。本次營隊,回到最傳統的主題,重新檢視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根本,邀請國際知名的佛教藝術學者講述學界最前沿的觀點,同時也邀請第一線的考古工作者介紹二○一二年最新於河北鄴城出土的佛教造像。三天的研習營,學員將一覽璀璨炫麗的南北朝佛教藝術。點擊觀看影片
2013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陜北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地理氣候十分惡劣,卻有佛教石窟廣佈於延安、子長、富縣、黃陵、安塞、甘泉等縣市丘陵間,包括鍾山石窟、清涼山萬佛洞、雙龍千佛洞及石泓寺石窟等。歷經千年石窟仍保存良好,年代多在北宋與金代之間,填補了中國佛教石窟十世紀以來的重要寶庫。北京清華大學李靜杰教授、臺北藝術大學林保堯等教授多次深入荒涼的陝北高原,取回許多珍貴一手資料,首次在亞洲全面發表,並傾囊相授石窟調查的獨門技巧,為您揭開陜北石窟的神祕面紗。點擊觀看影片
佛之宗家:韓國通度寺之美通度寺位於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是韓國第一首要大佛寺,被尊稱為「佛寶寺」,現為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來到此寺一柱門前,可見匾額上聯書寫「靈鷲山通度寺」,下兩柱聯書寫「國之大剎」、「佛之宗家」,寺格及地位之崇高,非比尋常。通度寺是韓國佛教戒律的始發地,被推崇為「佛寶寺」的由來,與寺內安奉佛陀舍利的金剛戒壇有何關連?大雄殿內佛壇上沒有安置佛像,又含藏什麼佛教義理?這些問題值得細細品味。點擊觀看影片
   
新疆吐峪溝石窟淨土禪觀圖新疆吐峪溝石窟的淨土禪觀圖,其特色為正壁繪以寶樹、蓮花化生構成的淨土圖,側壁繪有比丘在樹下禪坐觀想的禪觀圖,繪製年代約在六、七世紀的高昌時期。比丘所觀之物有寶珠、琉璃地、蓮花化生……等淨土世界之相,以及觀火宅等表現修慈心觀之相,並結合《觀無量壽佛經》的淨土觀,藉由比丘所觀之景象,具體呈現其禪法由不淨觀至淨觀乃至淨土觀的開展,反映禪法由小乘往大乘的發展取向。窟中正壁不設主尊,而代以象徵淨土世界的淨土化生圖,具體落實大乘菩薩禪法的修行內涵。點擊觀看影片

中國佛教藝術

項目內容介紹相關連結
新疆吐峪溝石窟淨土禪觀圖新疆吐峪溝石窟的淨土禪觀圖,其特色為正壁繪以寶樹、蓮花化生構成的淨土圖,側壁繪有比丘在樹下禪坐觀想的禪觀圖,繪製年代約在六、七世紀的高昌時期。比丘所觀之物有寶珠、琉璃地、蓮花化生……等淨土世界之相,以及觀火宅等表現修慈心觀之相,並結合《觀無量壽佛經》的淨土觀,藉由比丘所觀之景象,具體呈現其禪法由不淨觀至淨觀乃至淨土觀的開展,反映禪法由小乘往大乘的發展取向。窟中正壁不設主尊,而代以象徵淨土世界的淨土化生圖,具體落實大乘菩薩禪法的修行內涵。 
   
   
   
   
佛之宗家:韓國通度寺之美通度寺位於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是韓國第一首要大佛寺,被尊稱為「佛寶寺」,現為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來到此寺一柱門前,可見匾額上聯書寫「靈鷲山通度寺」,下兩柱聯書寫「國之大剎」、「佛之宗家」,寺格及地位之崇高,非比尋常。通度寺是韓國佛教戒律的始發地,被推崇為「佛寶寺」的由來,與寺內安奉佛陀舍利的金剛戒壇有何關連?大雄殿內佛壇上沒有安置佛像,又含藏什麼佛教義理?這些問題值得細細品味。點擊觀看影片
   
新疆吐峪溝石窟淨土禪觀圖新疆吐峪溝石窟的淨土禪觀圖,其特色為正壁繪以寶樹、蓮花化生構成的淨土圖,側壁繪有比丘在樹下禪坐觀想的禪觀圖,繪製年代約在六、七世紀的高昌時期。比丘所觀之物有寶珠、琉璃地、蓮花化生……等淨土世界之相,以及觀火宅等表現修慈心觀之相,並結合《觀無量壽佛經》的淨土觀,藉由比丘所觀之景象,具體呈現其禪法由不淨觀至淨觀乃至淨土觀的開展,反映禪法由小乘往大乘的發展取向。窟中正壁不設主尊,而代以象徵淨土世界的淨土化生圖,具體落實大乘菩薩禪法的修行內涵。點擊觀看影片